主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人间宋词)朱熹:几经沉浮大师路(上)

来源:中国教育文化     |  作者:李晓   |   发布时间: 2020-01-13

  他,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对后世教育影响巨大。

  他,18岁登进士第,69岁罢官还乡。50年中,辗转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省担任地方官吏14年(其中做宋宁宗帝师40天),私人讲学先后约36年。在任内,每到一处即积极办学,提倡教化。

  他,编辑了一系列教学用书,其中《四书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唯一蓝本和教科书,流行于社会达七八百年之久。

  他,教学中“诲人不倦”,满腔热情,弟子遍天下,其学生黄勉斋说:“讲论经典,高贯古今,率至半夜。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疴之去体。一曰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

  他,生于南宋偏安、内忧外患交迫之时,因政见和当权宰相不合而遭排斥,甚至被定为“伪学”。然仍坚持不屈,照常讲学,毫不畏避。死时,学生远道赶来送葬的上千人,显示出一位成功教育家的感召力。

  他是朱熹。

  少年进士崇儒学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

  朱熹所处的时代,文豪辈出——他出生的时候(公元1130年),大词人苏东坡刚逝去29年;他长到10岁的时候,一个叫辛弃疾的山东帅哥横空出世。

  事实上,他很是早慧,5岁就背着书包上了小学,

  6岁,他就有浓烈的理想主义倾向。在读《孝经》的时候批注道,“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小朱,你为什么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呢?

  一次,父亲朱松指着天空,对他说:“这就是天。”他却反问父亲:“天的上面有何物?”朱松听后既意外,又惊喜。

  他还对八卦感兴趣。有一天他模仿书本,在地上画了个八卦图,一连向父亲朱松甩出好几个问题。

  做这种孩子的父母,也真是累。

  说起朱松,那可是一个非常牛叉的人物。

  他虽然也是进士出身,但官当得不大,只做过县尉(县公安局长)、著作郎、吏部郎中,但他却敢反抗当时权势熏天的坏人秦桧。

  在那个年代,如此有骨气的读书人不止一个二个。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江西上饶玉山县人,17岁中状元),向皇帝上疏批评秦桧投降主义的时候,才18岁。

  ……

  朱松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研究“二程”(程颢、程颐),经常应邀到各地讲学。

  不过,他肯定没有想到,儿子朱熹没有成为大诗人,却会成了继孔子孟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学宗师。

  宋、明、清三代所有皇帝,都得叫他一声老师。

  朱熹14岁那年,才44岁的父亲朱松去世。临终前,父亲将朱熹母子托付好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刘子羽,妻子祝氏带着三个儿子艰苦度日。

  由于条件实在有限,老大老二先后患病夭亡,最后只剩下老三朱熹。

  朱松生前的几个好朋友刘勉之、刘子羽等一直在接济朱家,他们都是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而刘子羽,更是视朱熹为已出,将其招为义子。还专门为他修了一个住所,取名“紫云楼”。(投入都会有回报的,后来朱熹为刘老师撰写了一篇很著名的墓志铭)

  同刘子羽同时代的禅宗大师大慧禅师曾作《刘子辉像赞》,称其“财色功名,一刀两断。立地成佛,须是这汉。”颇有一点鲁智深的味道。

  通过学习,朱熹打下了扎实的儒学功底,生父和义父的言传身教,又让他坚定了抗金的意念。生父朱松,因为上书反对议和而被贬斥,抑郁而终。义父刘子羽,曾是南宋川陕前线的抗金名将,后因多次反对秦桧投降乞和,遭到报复和打击,最后干脆辞官归乡,隐居崇安五夫里,不问世事,颐养天年。

  朱熹读书很用功,绍兴十八年(1148年),18岁的他考上了进士。

  同年,娶刘勉之的女儿刘清四为妻。

  妻子承包了所有家事,对朱熹只有一个要求,好好工作,搞出点名堂。

  公元1151年,朱熹谋得第一份差事,去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做主薄。

  在宋朝,主簿只是一个掌本县官物出纳、注销簿书的九品小官。不过,朱熹的官虽小,眼光却长远,他以“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理念履职奉公,勤政务实,还热心于当地教育,挑选本县德才兼优的人进入县学做生员,每天给这些学生讲授古圣先贤的“修己治人之道”。几年下来,当地学风渐浓,民风渐淳,成效不菲。

  朱熹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5年。

  在那几年,他对官场有了近距离观察,发现国家治理和社会实际需要出现了巨大的脱节。

  最大的问题是干部政策。

  试问哪朝哪代不是重视那些有才干的人?可是南宋不是。

  优秀干部往往会被闲置,整个官场弥漫着投降主义和平庸主义。

  凡是非议朝政的,都会被调职和降职。

  那段时间,朱熹先后给自己取了几个名号——元晦、仲晦,以及晦庵。

  晦,即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他确实很郁闷,情绪无法排解。

  幸亏,他遇到了一辈子最重要的老师,他的名字叫李侗。

  等闲识得东风面

  李侗是朱松的同学,也是福建人,更是程颢、程颐的学生。

  李侗这个人很怪,学富五车,却不想当官,年纪轻轻就退出江湖,成了隐士。

  他为人拙朴,酷爱静坐,也不爱出书——想听他的思想,就去他的书院,颇有古士之风。

  他的座右铭很有意境,那是著名书法家黄庭坚送给一代大儒周敦颐的名言,“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朱熹决定拜李侗为师。

  对这个热情执着的年轻人,李侗很是喜欢,还把自己多年研究的心得“洛学”传授给他。

  如果用通俗的方法来比较,这相当于郭靖早年行走江湖掌握的一门绝学:降龙十八掌。

  以“洛学”为依托,朱熹综合各思想流派之长,逐渐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

  朱熹在同安一共干了五年,任满后,宋高宗闻其贤名,召他赴京面见,朱熹以病辞谢,安心跟李侗做学问。

  他打开一朵花,阻止一个季节的衰败,他写下一首诗,辉映了千年的春天。

  那一天,泗水之滨,群芳竞放,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花映红了姑娘的面庞。这是崭新的春天,蚕宝宝在阳光下温暖地翻身,七星飘虫在草叶上随风摇曳。

  东风君是掌管草木蔓发的全能神,焕彩天地,使命必达。这是覆盖北半球的盛大集会,花须柳眼俱无赖,半透明的树叶,甚至还藏不住一只鸟。

  在读书人朱熹的眼里,春天是大气磅薄的交响。文人素来喜欢见微知著,所谓“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可是他却不同,他喜欢大片的花海,拥抱一望无际的万紫千红。

  春天化生万物,有包罗万象的美好;万物皆春,每朵花里都藏着一个完整春天。

  找到最美的春天,只需要一个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和一份对的心情。所以朱熹说: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歌的使命就是影射人类的谜之心态。有人考证,说他根本没去过泗水,他只是悠然心会。然而,他的巾帻怀抱,总是笼罩在泗水河畔的花光云影里。

  在那里,至圣先师孔子的全息投影依稀可见。彼时,孔子已经离开千年,据信他仍在宇宙的某处、不为人知,只和特定的人物存在着量子纠缠,比如朱生。

  朱熹写下这首诗的时候31岁,对于一个20岁就拿到进士身份的人来说,这时候正是在官场上大展身手的年纪。

  然而朱熹却与众不同,他还在全国范围内找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去和他们辩难天地间广大精微的存在哲学。而对入朝听命的征召一拒再拒。根据记载:

  1160年,31岁,朱日夕以讲学为务,研读《论语》,与李侗书信讨论动静变化的道理。校定周敦颐《太极通书》。完成《孟子集解》初稿。六月,再召入都,仍不肯行。指挥再下,不赴。

  他痴迷于读书穷理,这期间,留下了一则著名的读书心得,是用诗歌的形式写的: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把那些精深有趣的好书,比作启发灵感的源头活水。

  对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给“诗”下个定义,比较一下这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再看看朱生的作品,就知道哪个才是诗应有的样子了。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国家有了一些新变化。

  那年宋高宗赵构禅位,其养子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

  孝宗很想把国家治理好,到处征求臣民意见。

  朱熹主动上书,跟父亲和几位长辈的观点一致,他请求对金开战,在民间反佛尊儒。

  结果奏书上去后,如泥牛入海,再也没有回音。

  等了一个月,又等了一个月,还是没有消息,他也就慢慢死心了。

  这样的朝廷,可能是没什么希望了。

  没想到,第二年春天,孝宗主动召见了他。

  他应召到京入见,当场向宋孝宗提建议。

  归纳他的上书及面见所谈,其大意有三:一者,建议宋孝宗留心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之学,以应天下时务;二者,希望宋孝宗立纪纲,厉风俗,近君子,远佞臣,勤勉治国,锐意进取;三者,力陈南宋与金有不共戴天之仇,若想恢复中原、振兴国家,必须内修政教,外御强敌,并说:“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强调抗金是国家和民族的唯一出路。

  然而,朱熹上此抗金主张之时,正值“隆兴北伐”失败,南宋被迫再次向金割地赔款、俯首称臣,故朱熹的主张最终未被采纳。孝宗同意他反佛尊儒的建议,但不同意抗金。

  当时朝廷以汤思退为相,与其名字一样,对外政策上以退让和谈为主。

  宋孝宗为了安慰朱熹,任命他为国子监武学博士,见自己的主张与朝廷政策不合,朱熹知道做官也无多少作为,遂辞官而归,回到了居住地福建崇安。

  如果不能彻底改变国家,要一个这样的官位有何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唐雪元,笔名湘戈,湖南株洲籍。务过农,打过工,扛过枪,现为中华作家文化协会副秘书长、中访网成都事业部主任、《国防时报》记者部主任、四川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系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2013年、2015年、2016年十大新锐(新派、先锋)作家诗人之一。

  近年来,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华西都市报》、《羊城晚报》、《中华文学》、《经典美文》、《解放军生活》、《橄榄绿》、《青年作家》等报刊发文。有100万字收入《军礼军威军魂》、《民族魂中国梦》、《血铸长城民族魂》、《气壮山河卫中华》等书中,出版个人专著小小说集《城市的天空》,军旅中篇小说集《兵心如虹》。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