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正文

高中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中国教育文化     作者:书珊     发布时间:2024-11-05     

临颍县新时代高中  贺其

高中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首先应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开展辩论赛、历史情景模拟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多维度因素,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将历史知识与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最后,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遗址等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从而更有效地培养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

一、明确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些素养的形成是学生接受特定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体会历史知识价值的关键。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学生应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学生应能够掌握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时空背景,理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史料实证: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史料搜集、整理、辨析能力,能够运用史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学生应能够基于史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索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被师生低估,但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优化创新。然而,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全面:将历史教学的目标定位于讲解、传授知识,忽视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

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导致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形式单一。

应试教育氛围浓厚: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够关注,依旧坚持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同时,评价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体系也存在漏洞,无法体现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坚定意志。

三、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提升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模拟拍卖会、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教师应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信息化技术、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模式,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历史内容,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和家国情怀。

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和图片,让学生深刻感受民族正义的情怀和家国情怀。

以学生为主体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历史。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例如,在讲述《百家争鸣》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探讨观点,并进行分组观点阐述,以此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强化历史价值观教育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历史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资源,如历史文献、历史遗址、博物馆等,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机会。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明确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历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历史价值观教育和丰富历史教学资源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