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正文

“四境筝学” 引领古筝美学新方向,青年演奏家郑博淇推动传统艺术传承创新

来源:中国教育文化     作者:泓仪     发布时间:2025-04-02     

  在古筝艺术领域,一位年轻的演奏家正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悄然改变着古筝教学的格局。他不仅在舞台上光彩照人,更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其提倡的 “四境筝学”,为古筝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郑博淇,作为新一代古筝演奏家,在艺术生涯中成绩斐然。他多次登上国家大剧院、外国使领馆等重要舞台,参与艺术交流活动。其演奏风格独树一帜,刚柔并济,音色细腻,尤其擅长通过左手韵味表达丰富的情感,业内前辈称赞其音色深沉又亮丽。国外访问领导人也曾对他演奏的《战台风》给予高度评价,称其 “飘逸洒脱,刚劲有力,震撼人心”。2022 年,他更是荣获教育部课程研究所颁发的 “优质课一等奖” 证书及 “学科带头人” 称号,并录入教育科研信息网。

  然而,郑博淇并不止步于在演奏领域的成就,他将目光投向了古筝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 “四境筝学” 这一独特的古筝哲学、美学与教育理念。“四境筝学” 将古筝学习划分为 “形境(初识)”“音境(探微)”“意境(合一)”“心境(无我)” 四个层次。在 “形境” 层面,强调对古筝演奏基础技法的精准掌握,从坐姿、手型到指法的规范,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演奏的起始根基。这如同建造高楼,稳固的基础是后续一切发展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郑博淇会通过细致的示范和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错误,确保他们在起步阶段就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例如,在教授基本指法 “勾、托、抹、打” 时,他会从手指的发力点、触弦角度、力度控制等多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音境” 则注重对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理解音符背后的情感,通过对音色、节奏、力度的精准把控,将每一段旋律赋予生命。郑博淇认为,古筝演奏不是简单的音符堆砌,而是情感的传递。在教学中,他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每一首乐曲的背景、情感基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演奏。以经典曲目《渔舟唱晚》为例,他会向学生讲述这首曲子描绘的夕阳西下,渔人满载而归的祥和画面,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悠然与喜悦,从而在演奏时通过对音色的细腻处理,如用轻柔的音色表现湖面的平静,用明快的节奏展现渔人的欢乐,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当学生在 “形境” 和 “音境” 有了一定基础后,便进入 “意境” 的追求。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演奏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让听众在音乐中感受到深远的意境。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这一境界,郑博淇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文学、绘画、历史等领域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他认为,只有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演奏中展现出更加深刻的意境。比如在演奏《林冲夜奔》时,学生需要对《水浒传》中林冲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有深入了解,才能通过音乐将林冲在雪夜中悲愤、无奈又坚定的复杂情感以及紧张的氛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而 “心境” 则是 “四境筝学” 的最高境界,强调演奏者与古筝、音乐融为一体,达到心手合一、物我两忘的状态。在这个境界中,演奏者不再是为了演奏而演奏,而是通过音乐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实现自我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郑博淇在教学中,会引导学生进行内心的修炼,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力。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感受周围的一切,将这些感悟融入到音乐中。例如,当学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后,再演奏与自然相关的曲目时,就能将这种内心的感受自然地融入到演奏中,使音乐更具感染力。

  在教学实践中,郑博淇将 “四境筝学” 理念贯穿于每一堂课。他的课堂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他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阶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于初学者,注重 “形境” 的扎实训练,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动画演示指法动作、编写简单易记的口诀等,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技巧。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渐引导他们进入 “音境”“意境” 的探索,通过组织音乐赏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等方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对于追求 “心境” 的学生,他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反思和内心探索,鼓励他们参加各类艺术交流活动,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交流,从多元的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

  为了推广 “四境筝学”哲学理念,郑博淇还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他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师生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同时,他指导的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奖项中屡获佳绩,更有学生荣登央视春晚舞台。此外,他常年担任 “华夏杯国际古筝大赛”“盛世华筝”“百年华韵” 等知名古筝大赛评委,通过参与赛事评审,将 “四境筝学” 的理念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影响着更多的古筝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

  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至关重要。郑博淇的 “四境筝学” 为古筝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古筝演奏人才,更能让古老的古筝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他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古筝、热爱古筝,走进这一充满魅力的艺术世界。相信在郑博淇等新一代古筝艺术家的推动下,古筝艺术必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