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来源:中国网 作者:四川传媒学院:宋自容,王丽姝,邓文静 发布时间:2023-08-25
翻译是一种具有双向性特征的文化交流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打破文化之间的隔阂,实现不同文化的深度融合。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针,旨在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一步明确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而言,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依靠语言文化翻译。
翻译不仅是各国之间沟通的桥梁,而且是民族文化传递的工具。文化负载词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语言文化的表现形式,带有这个国家文化传统与习俗的鲜明特色。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求和呼声逐渐凸显,因此,探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一、何为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指带有深厚民族文化烙印和鲜明地域特征的词汇,这类词常常会在不同的民族地域背景下形成语义空缺。人们在进行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地域文化与民族意识不同,常常会出现文化词汇语义空缺的问题,在跨文化视角下,“我有你无”的文化特征就造成了整体翻译过程中的困难,使得翻译后的译文缺少文化内涵,无法传递恰如其分的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习者造成文化空白,增加其文化语言的转换难度。
二、文化负载词翻译难点
汉语语言内容丰富,包容性极强,包括普通话与各地方言,其区域性特点明显,民族气息浓厚,在进行文化负载词汇翻译过程中,由于各地区语言表达形式、词汇理解程度以及词汇运用原则不一致,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所表达含义与原义有一定偏离,不能将文字语言中地域特色以及民族气息进行准确表达,从而导致文化负载词汇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在翻译时具有很大困难。
(一)思维差异导致的理解困难
由于中西方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氛围中,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翻译过程中译文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例如:中国社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注重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而西方人则注重认知。中文的这一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上就有了这样的词汇。
在翻译此类文化负载词时,就应充分地考虑到中西方思维差异,做出符合译文读者思维方式的翻译。
(二)语义空缺造成的文化空白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字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由于中西方生活环境、生产经验、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特征完全不同,因此在进行文化负载词翻译时,会出现一系列文化空白,其特殊含义很难进行翻译,这种情况出现频次较高,这时我们可以进行最贴合字面意思的翻译或者进行音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强文化负载词汇理解,减少文字文化意义的背离。比如,我国特有传统文化词汇“阴阳”、“五行”,特有文化风俗的“天干地支”、“生肖”、“二十四节气”,以及历史人物“秦始皇”“隋炀帝”“唐太宗”,寓言故事“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鉴于文化负载词的特殊性,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将其背后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传达出来,从而会在不同程度上丢失语言的灵魂。
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文化负载词汇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翻译不准确、意思背离、翻译缺少灵魂等等,因此为了能够更好更轻松地进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促使其语言形象、意思贴合,降低翻译难度,译者可借助以下几个翻译策略。
(一)异化策略
异化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有意移用源语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在译文中突出源语的异国情调,保留原有的语言特征,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增强原文的异域文化特色。对于异化翻译模式而言,常见翻译方式有音译法、直译法、直译加注法等等。
1.音译法
音译法是文化负载词汇翻译过程中的常见方法,主要由汉语拼音拼写组成。由于中西方文化限制,一些词汇理解不了,转化翻译困难程度高,因此在进行翻译过程中,常采用音译法,增强人们对于翻译结果的理解程度。例如“功夫”一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文化空白,因此采用音译形式进行词义表述,再如“衙门”一词,如同“翰林、皇宫、胡同”等词汇一样,都属于我国民族特有文化词汇,翻译过程中会出现空白,因此只能采用音译来表达这句话基本意思,人们也能够通过音译法清楚理解到所传达出来的意思。
2.直译法与直译加注法
直译法是基于文化负载词中思想语言形式不同,表达不同,从而直接对原文形式进行翻译的方法,在翻译过程中既能够保留原文意思与原文形式,也能够体现出我国文化负载词的特点。而直译加注法是在直译法基础之上对一些词语增加一些典故延伸解释,促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进行文化翻译理解。直译并且进行加注后可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具有特殊文化色彩的词语。
(二)归化翻译
归化翻译法是指在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概念进行翻译,减少原文的民族情感以及原文中传达的民族文化特色,提高整体翻译流畅性与完整性,促使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符合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方式。常见归化翻译法有借用法、意译法、厚译法、增译法、置换法等。
1.意译法
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区别于直译)。通常在翻译句子、词组或更大的意群时使用较多,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在进行文化负载词汇翻译过程中,意译法能够贴近原文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打破传统语言形式,采用最为通俗的语言进行翻译,不强调民族情感与特色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只需要意思表达明确即可。
2.厚译法与增译法
“厚译法”由学者夸梅·阿皮亚首次提出,其定义是“通过注释和评注的方式将文本置于丰富的译语文化和语言环境中的翻译”。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原著内涵、诠释专有术语、拓展观点。而增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意思,并通过上下文拓展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理解。
3.借用法与置换法
借用法与置换法在根本意思上是一致的,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带有专属民族文化色彩的文化负载词时,可以选取意义相近或者词义相同的词汇代替翻译,降低翻译难度,填补词汇空缺,从而实现文化负载词汇顺利翻译。借用相近词义的词语完成替代翻译,从而提高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流畅度。
总而言之,文化负载词带有民族特色,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能够从多角度对语言文化与思维方式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而提高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准确度,增强读者对于原词的理解程度。对于一些民族特有文化负载词汇,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级别的翻译困难,因此译者要能尽可能异化翻译方法与归化翻译方法相结合,最终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最大程度上保留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文化交流,建立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的纽带,最终实现文化负载词汇翻译准确流畅。(四川传媒学院:宋自容,王丽姝,邓文静)